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内在逻辑

发布日期:2022-06-09   编辑:   来源:

摘 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是一个向下兼容的由共在共同体、共轭共同体、共振共同体、共享共同体按照一定排列组合方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逻辑序列,呈现出共同体不同的现实形态及其内在逻辑关系。各共同体彼此有别、相对独立,但又兼顾各维、相互贯通。其中,共在共同体是逻辑起点,共轭共同体是逻辑重点,共振共同体是逻辑支点,共享共同体是逻辑终点。“前提—核心—动力—目标”四位一体,层层递进、渐次深化,有机统一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共同体”中,从而彰显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现实形态的完整结构和内在逻辑张力。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内在逻辑

主要内容

一、共在共同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

同体的逻辑起点

  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共在共同体

  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身份共在共同体

二、共轭共同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

同体的逻辑重点

  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共轭共同体

  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共轭共同体

三、共振共同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

同体的逻辑支点

  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共振共同体

  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共振共同体

四、共享共同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

同体的逻辑终点

  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共享共同体

  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共享共同体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出场就是网络与共同体双向对象化的结果。所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是按照学科边界和内涵及其社会属性划分的共同体类型,是一种由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共同参与,借助中介体系和环境体系,以共同旨趣为参照、以共同规则为基础,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关系和身份上具有共在性,在场域和价值上具有共轭性,在互动和精神意志上具有共振性,在信息资源和意义上具有共享性的生命有机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作为共同体的普遍概念与特殊的信息化时代的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合乎逻辑的发展和延伸。但其内洽并不是自足的,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故而,赋予共同体必要的阐释和确证,并分置和运思共同体实然与应然的不同存在状态,不仅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内在发展要求,也是社会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外在功能诉求。

一、共在共同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

同体的逻辑起点

共同体是一种“人之所以为人”,而有别于动物的特有生存方式,即以“共在”的方式存续人的类本质。“共在”是一种有机生命体的基本存在样式。人类在“物的人化”和“人的物化”的统一过程中,创设了世界的整体性,这不仅使得人与人、人与物的间接接触由可能变成了现实,也使得人的社会关系和身份呈现出共在的状态。

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共在共同体。斐迪南·滕尼斯认为, “关系本身即结合,或者被理解为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 — —这就是共同体的本质”[1] 。在其看来,“共同体”就是一种基于共同协作关系的“有机的组织形式”。共在性关系不仅是把握“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性关系,还是把握共同体之所以为共同体的本质性根据。故而,共同体的原初性逻辑基点就在于人的共在性关系的形成,这种以共在性关系为基本单元的人的“类属性”及其所建构的其他社会关系能够最大限度规避偏害共在与偏利共在,还能通过互利共在进而走向终阶和谐共在。与传统共同体不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是一种网络化的关系性存在,这种人群关系有机体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将高校“一网打尽”,并对其进行整体性的“镜像化”数字重构的结果。高校网络共同体的互联互通机制促成了各具形态的共在性关系,多重节点相互交织的共在关系又进一步构成了复杂的共同体系统。但需要注意是,这种关系共在是一种具有高度同质性而非对抗性的关系共在,是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使共同体内部同一性关系占据主导式的共在,也是通过要素间的“共谋性”促成关系一体化,以达至各要素相互协作有机联动的共在。系统内“共在”是“自在”的实践前阶, “自在”的目的是“共在”的实现。所以,作为一个蝶变效应的大数据网络节点之存在,个体脱离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共在共同体所营造的这种网络性的数据关系,就如同脱离了城邦共同体的人一样,失去了人的本质性存在。总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共在共同体作为一个生成中的融贯整体,不仅是对人的生物性、族际性与地域性关系的度越,更是对人的“类”属性所由以生成的基础性条件的整全性与终极性的掌握。

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身份共在共同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身份共在共同体的出场首先是对集体身份认同的体认。其是一种通过将“我们”与“他们”进行有效划分,以此确定共同体成员的实践取向,从而完成自我建构和个体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意识开始向实体意识即理性开始反思自身并以自身的公共本质为目的的意识转化,这种身份认同的意义在于对确定性的追求,在于个体对外在物的自我观照之下折射出行动的动机意义。但是,网络这一虚拟现实空间的超时空特性消解了人际交往中“这里”和“那里”的严格界限,网络人由于“去抑制化”和“去中心化”必然会造成身份的多样性,呈现出在交往过程中同特定交往对象的网络身份的确定性与同多个交往对象的网络身份的非确定性的统一。具言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成员既有在网缘共同体中扮演的虚拟身份,也有在血缘、婚缘、地缘共同体中扮演的较为稳定的社会身份,同时还有在学缘、业缘、志缘、趣缘共同体中扮演的其他身份。这些身份都是高度共在的,因此,承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成员身份的多元性,尊重身份共在的事实,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不可回避的话题。与传统血缘、婚缘、地缘等共同体所形成的共同的身份感不同,高校网缘式共同体内只存在构成共同体的“主体角色”的不同,不存在身份主客的区分。共同体成员之间不存在依附、支配和服从的关系,而是一种由各种网络社会身份协同作用构成的共在关系。总之,作为一个生成中的身份共在有机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始终致力于将散游于共同体之外的原子化个体吸收成为该共同体的有机成员,而所有成员不论身份各异都应当意识到共同体其他成员的存在与自我的统一。因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2] 。

二、共轭共同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

同体的逻辑重点

“共轭效应”是指分子中处于一定“生态位”的原子群体在遵循有机体结构规律的前提下,对其所处“角色”重新“整合定位”,群体间相互制约、相互博弈、相互协作,以致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趋向稳定的现象。共轭有机体作为一个整全性存在不是物与物之间的机械聚合,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有机联合,是一种类存在属性的“应当”。这就需要及时勾勒出共轭场域的新轮廓,并实时预制共轭价值的新模样,以彰显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轭共同体的逻辑新张力。

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共轭共同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轭共同体这一“大场域”并不是诸“子场域”功能的简单叠加,这种场域与场域之间的共轭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共轭。如前所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是关系共在的生命有机体,这种关系不仅表现为横向的协同,还表现为纵向的贯通。从横向协同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成员的互动交往实践主要由人机互动、人人互动和人我互动三大互动实践组成,呈现出人机互动、人际互动和自我互动三大实践关系,三大实践关系进而构成了人机互动、人际互动和自我互动三大场域。从纵向贯通来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成员与计算机网络“婚后”分为四个阶段。人与计算机网络“婚后”的头一阶段便是“器物阶段”,随后从“器物阶段”直接转向“界面阶段”,接着通过界面涉足“网络空间”,最后进入一个自足的“网络生活世界”。这种由交往互动实践所产生的互动关系赋予共同体成员互动实践场域新的结构性特色,并由此构成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器物”场域、 “界面”场域、 “网络空间”场域和“网络生活世界”场域。场域的运演变化实质上是游戏者之间力量关系的变动,也体现出作为类存在的人的变动轨迹。共轭同样是一种关系性存在,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共轭共同体中,共轭要素是主体, “轭”则充当客体中介,主体在“轭”这一客体中介及自组织源动力的作用下,呈现出“主体—客体—主体”的三式结构,进而体现出工具、存在和价值三层意蕴。质言之,场域共轭实质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中人之共轭,是一种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理性追求。共轭要素只有严格遵循场域的运行逻辑,共处于最佳合力区域,才能实现最大程度上的要素重组,进而趋向系统内耗最少、组织结构和谐的最优状态。

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共轭共同体。从人的超越性视角来看,价值是人的特性与存在本质,内生于人类自身的超越性,奠基于实然性基地而指向应然性世界。故而,价值世界及其之上的意义世界是对实存的事实世界的一种超越性引导,这一超越本性正是对现实世界的范导与纠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作为社会共同体的子系统,同样并不确定是实然性的,而是应然性的。换言之,其不仅是一种结果状态的“产品概念”,而且是一种“过程概念”。另外,在技术的制导下,共同体通过网络这一“物的手段”使其“巴别塔”的建构有了技术上的可能性。然而,这种可能性还需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形成具有内核一致性的共同体以打通观念形成“共有价值”。因此,促成要素间的“共谋性”即价值共轭就成为共同体运演变化所遵循的必然逻辑。价值共轭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既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成员实现价值通约、通达自由之境的过程,更是其按照组织客观内在的规定性发生的自觉体认和理性交往的活动。工具理性以服务价值理性为目的,而价值理性的生发又以工具理性为理论前阶,亦即价值共轭必须有相应的“轭”(通常为无形的)来实现这种价值的预设。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中的价值共轭由递进式的多元模式组成,包含效率、秩序、公正和发展四个层面。其中,效率价值共轭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成员价值共轭的基础,秩序价值共轭是其价值共轭的保障,公正价值共轭是其价值共轭的标准,发展价值共轭是其价值共轭的核心和灵魂。价值共轭的最终目的是生成共轭价值。所以,从“构筑世界” “构筑伙伴”与“构筑自身”三位一体的网络实践来看,又可以形成共同体成员关于计算机网络价值、他人价值以及对自我价值三种共轭价值类型。但需要指出,强调共有性思维并非主张类本位取代个体本位、整体理性取代个体理性。相反,这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是一种在遵循差异协同律、结构功能律和整体优化律的基础上,既超越以传统共同体为本位又超越以个人实体为本位,进而建构以共轭主体关系为本位的价值共同体。只有在这种追求“普遍共识”的价值理性,而非“绝对真理”的公共理性的整体性明晰中,人们才能达至个体与共同体的真正觉解,才能为共轭价值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提供初始的立论之据,进而在高校异质性存在中实现共同体成员之和合统一。

三、共振共同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

同体的逻辑支点

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中,各结构要素之间的共振幅度、共振频率、共振频次等也会直接影响共同体“共振效应”的强弱。

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共振共同体。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共振共同体的研究需要以人的网络互动实践为突破口。如上所述,一方面,需要从横向上把握人的网络互动实践的三大领域。人类的实践活动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而实践具有交往性,这就在实际上形成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实践、人与社会的互动实践、人与人类自身思维的互动实践三大基本活动,与此对应也催生了“人—自然互动” “人—人互动” “自我互动”三大基本关系。网络互动实践是人类互动实践在网络时代的新样态,是一种以信息交换为主导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共振共同体的研究,也应遵循人的三大互动实践逻辑,即“网络人—机互动共振” “网络人—人互动共振” “网络人—我互动共振”。这三大领域是对网络互动实践的具体化,覆盖了网络人的网络互动实践的所有领域,并由此构成了高校网络人机互动共振、人人互动共振、自我互动共振三大行为模式。另一方面,需要从纵向上把握人的网络互动实践的四个阶段。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成员与计算机网络双向对象化的过程来看,呈现出“人—器物”互动共振、 “人—界面”互动共振、 “人—网络空间”互动共振、 “人—网络生活世界”互动共振四个阶段。在形式上,也由此形成了“器物层—界面层—网络空间层—网络生活层”依次递进、渐次深化的互动关系。进言之,互联性是属人事物的联系,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振共同体中, “人联网”始终是核心。交互生产意义,只有在横向上遵循人机交互共振、人际交互共振、自我交互共振;于纵向上依据技术交互共振、感知交互共振、信息交互共振和意义交互共振的运行逻辑,才能在成就自我(成己)与成就世界(成物)的过程中实现真正的统一,进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孕育生成并拓展属人的意义世界。

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共振共同体。斐迪南·滕尼斯认为,任何一种共同体最终都会生发成为精神共同体。精神共振性是网络人机互动、网络人际互动和网络自我互动的深层意义属性,也是网络人在网络时代“内涵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体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精神科学,精神共振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有效运转的首要因素。但是,从具体层级划分观照,与传统因血缘、姻缘、地缘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以亲密关系为基础的初级精神共振共同体,以及因学缘、业缘或趣缘交往而自发形成的以合作关系为基础的次级精神共振共同体不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共振共同体是一种因网缘、志缘、信仰或理念交往而自觉形成的以紧密关系为基础的高级精神共振共同体。较之于其他共同体,这一正性精神共振共同体是相对于人的主观形态而言的,是一种“趋同”与“普遍”的精神追求,其行为体现为精神的统一律,其内在生成机理在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成员意向和精神意志上的相互作用、双向对流。其虽然不是一个具体明晰的实体,不再有实存的区域性或固定的人员构成,但却是一种具有实体情怀和倾向的有机体。这一真正的人的和最高逻辑形态的共同体是以整体的善为目的,并非抹杀差异、追求同质。总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关系,又是一种需要共同体成员主观建构的认知图景。只有通过将精神共振这一活动状态不断凝聚为存在状态才能实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形成一种“共同态”,进而充分发挥出共同体的“谐振效应”。

四、共享共同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

同体的逻辑终点

与单向度的基于自身利益的某种集聚性和排他性的“共同体”不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享共同体作为人的“类”属性、 “类”意识与“类”能力的聚集体,不仅囿于校本共享,还涉及校际共享、校地共享以及校企共享,是开放式共享的“理想范畴”。

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共享共同体。当前思想的数据化和数据的思想化态势,使得信息一跃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最核心的“资本”,信息共享也就自然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享共同体中最首要最直接的共享内容。信息共享不仅是共享手段与共享目标的辩证统一,还是信息流动与信息存在的必然结果。在技术化社会中,信息建构着世界,同时技术的社会化与社会的技术化也为信息的公开性和社会性提供了现实的可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共享实质上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交换与交互的过程,即在高校网络人际互动中,网络交互主体彼此间及时提供有效信息,同时快速反馈自己意见的过程。作为网络空间中共享交互主体最基本的生存样态和生存诉求,这种共享型的信息存在主要包含了技术性的信息共享和互动性的信息共享两种类型。一方面,在技术性信息共享层面,有助于高校在初期创设标准化共建共享平台,增设信息供求通道,开设独立双向的供求交互空间,将技术优势、终端优势和整合优势等转化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优势,实现技术性信息的跨时空共享;在中期有助于构设共建共享联动机制,将“建”和“享”重新优化组合,通过建立监管机制、评价机制、保障机制等,实现“共建—共享—共建”的良性循环;在终期助益以直线交互系统为主的共建共享系统向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复合型网络共享系统转化升级,以实现分层共建、分级共享。另一方面,在互动性信息共享层面,有助于消除高校非合作博弈活动而引致的“信息孤岛”现象,实现被动式信息共享向主动式信息共享过渡,进而扩展信息共享容量、盘活信息共享存量、增加信息共享流量,实现信息集成和信息资源的增值。质言之,信息共享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基础性功能和原初性理念,也是网络赋予人的一种基本的不允许被剥夺的权利。只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人际互动信息场域和信息共同体,才能更好地为知识共享提供优质“原材料”,放大原有信息功能,进而实现从数字化共享、数据化共享到数智化共享的飞跃和进阶。

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共享共同体。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的叙事活动中,意义不是单向的存在物,而是共享主体交互所形塑的一种超越性的价值导向。这种超越性由社会属性所赋予,是信息与知识能够满足共享交互主体所需的一种关系存在。意义共享也即价值共享,实质上是一种知识的客体性与缄默性融入交互双方主体性,进而形成集体文化的过程,即共享交互主体借助网络人机互动、网络人际互动以及网络自我互动,在分享网络信息与知识资源的基础上,将自身原有“预成图式”和“前结构”对他者思想观念进行“解码”,对自身思维逻辑和认知结构进行“编码”,进而通达期待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自在之物”向“为我之物”转化的叙事过程中,意义共享不再是简单的信息、知识等符号共享行为,而是一种交互主体意义互构与共通行为的建构,始终致力于创设一个真正文化意义上的世界。在高校这种主体间性的意义共享中,首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表现为一种低层级的生活意义共享。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成员既处在一个生活世界,也处在一个文本世界。“人们终于以符合技术规律而技术又最大限度地以属人性的方式上升为意义的代码和符码。”[3] 故而,在技术物品代码化时代,人们常常借助于多种氤氲着各种意义的代码和符码表达生存、生活和生命,致力于形塑一个适切的网络生活共同体,以期走进彼此生命意义的世界,实现更高层级的生活构境。其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表现为高层级的价值意义共享。作为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和社会性的意义再创造,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成员自然不会仅仅满足于生活意义的共享,而是力求形塑一个真正的“我们感觉”和“共同实践”的意义共享共同体,追寻一种价值意义上的归属。共同体成员不仅可以在这一叙事过程中感受共享内生的存在构境对丰富人的生命厚度的价值意蕴,建构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的意义场域,还能积极彰显个体生命自由的张力,形成意义共享共同体内部所特有的集体记忆和集体情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我”和“客我”。总之,意义共享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中一个完整的共享交互主体从价值评价、价值取舍到价值转化的叙事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形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情结与文化心态,强化价值介入和意义关怀,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超拔出信息共享共同体,进而通向意义共享共同体的逻辑必然。

概而论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是建立在“现实”与“想象”基础上的一个应然性概念,是通达命运共同体本真意蕴的理论前阶。从本质观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各“小共同体”是“大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小合力与大合力的关系,也是“身体的结构”和“结构的身体”的关系。正是这些小合力与单维合力的统合以及同一共同体纵向合力与不同共同体横向合力的聚合,才推动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各组成要素从分流自立转向合辙共进,由“自在”的实然状态走向“自觉”的应然状态,进而达至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 — —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吴满意.网络人际互动 — —网络实践的社会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作者:闫兴昌、曹银忠,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2,(10)


  • 电话:0370-3057992
  • 地址:河南省商丘市平原路55号 邮编:476000
版权所有 © 2022商丘师范学院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融媒体中心) 备案号:豫ICP备05002432号-1